西域(新疆),历朝历代中国人关注的美丽富饶的热土。123

公元前60年(汉宣帝神爵二年),西汉中央政府在乌垒城设立西域都护府,委任郑吉为都护,标志着西域各地归入中国的版图。1884年11月,清政府发布上谕建立新疆省。历代王朝尽心倾力,守土卫国,为中华民族留下了这份祖业。
据史料记载,清朝乾隆36年(1771年)就有祖籍广东东莞人——安南国失意皇族黄公缵一行22户被遣发到迪化;随林则徐遣戍新疆的军需官文迁公已繁衍六代200多人;随左宗棠大军收复新疆的清军总兵邓增曾镇守伊犁,修渠筑城、屯牧并举。
民国时期,就有邓缵先、曾问吾、刘孟纯、林继庸等仁人志士长歌出玉关,投笔赴天山。他们为官清廉,保境安民。也有像林基路、罗志、李云扬、伍乃茵、杨立帆等共产党人,一身正气,铁骨铮铮,为理想,慷慨赴难。他们有的为捍卫祖国统一领土完整奉献出宝贵生命。
上世纪中叶共和国诞生,新疆百废待兴。有一批以关欧洛为代表的随王震将军和平解放新疆的广东兵,接着有被王震“截留”进疆的即将开赴朝鲜战场的岭南大学学生兵。随后,有大批的青年通过参军、从部队复员转业、兵团招干进疆。还有一支鲜为人知的隐姓埋名在罗布泊荒原从事“国之重器”的粤籍马兰人。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,许多“小广东”包括大批归国华侨子女,立下“汗洒荒漠,骨埋戈壁”的豪壮誓言,争先恐后奔赴新疆,投身保卫新疆、开拓新疆的伟大事业。据不完全统计,仅1956~1957年,广东“赴新疆工作队” “入新疆工作队”队员就逾万人,五、六十年代约有4~5万广东人通过各种渠道来到新疆。
当年的新疆,生活环境极其艰苦。拓荒者们仅凭理想、信念、意志,战严寒、斗酷暑、饮咸水、沐风沙,挥汗流血,艰苦创业。在天山南北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,迎来了新疆今日的繁荣与稳定。
在世纪之交,党中央作出西部大开发和大力实施“援疆大政”的战略部署。广东又举全省之力,开展全方位对口援疆,先是对口援建哈密,后移师喀什,规模空前,史无前例。
改革开放以来,有大批敢为人先的广东企业家,也纷纷勇立潮头,入疆打拼,成为建设新疆的有生力量。
“新疆粤新民族情援疆纪念馆” 收集、挖掘记录广东人在新疆的奋斗史料,传承后世。旨在为后人树立前辈们“国家利益高于一切,无私奉献最为光荣”崇高风范,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薪火相传,生生不息;揭示出“新疆是全国人民的新疆”的硬道理,书写“援疆大爱粤新情、长治久安家国兴”的永恒主题。
前辈们在坎坷的人生中无怨无悔、笑对人生的奋斗精神是留给后人的巨大精神财富!我们尽力挖掘、整理他们的感人事迹,虽挂一漏千,谨作撷英,以飱后辈!